|
简介:豆腐干是中国传统豆制品之一,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深受喜爱。本文将详细介绍豆腐干的制作过程,从选料到成品,一步步揭开这道家常美味背后的秘密。
选料与浸泡
制作豆腐干的第一步是挑选优质黄豆。黄豆需颗粒饱满、无霉变,洗净后放入清水中浸泡。夏季浸泡6-8小时,冬季则需10-12小时,直至黄豆充分吸水膨胀,为后续磨浆做准备。
磨浆与煮浆
浸泡好的黄豆加水磨成细腻的豆浆。传统石磨或现代机械均可使用,磨好的豆浆需过滤去除豆渣。随后,豆浆倒入锅中煮沸,期间需不断搅拌以防糊底,煮沸后保持5分钟以消除豆腥味。
点浆与成型
煮沸的豆浆稍冷却至80℃左右,加入凝固剂(如石膏或盐卤)点浆。轻轻搅拌至豆浆凝结成豆腐花,静置15分钟使其充分凝固。接着将豆腐花倒入铺有纱布的模具中,压去多余水分,形成结实的豆腐块。
压榨与切块
成型后的豆腐需进一步压榨脱水。用重物压住豆腐块约2-3小时,使其更加紧实。之后取出豆腐,切成大小均匀的方块或长条,便于后续加工和入味。
卤制与晾晒
切好的豆腐块放入卤汁中煮沸,卤汁通常由酱油、八角、桂皮等香料调制而成。小火卤制20-30分钟,让豆腐充分吸收香味。捞出后晾晒至表面干燥,也可用烤箱低温烘干,最终形成风味独特的豆腐干。
|
上一篇:豆腐怎么样做最好吃?5种家常做法让你爱上豆腐的细腻与鲜美下一篇:“冻怎么读”:解析发音、方言差异与常见误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