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都东村的发展前景

[复制链接]

1261

主题

1263

帖子

4630

积分

论坛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19 17:0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凸显低碳环保理念“成都东村”总体规划了“一环、两轴、三岛、一中心”的整体空间格局,构建独具特色的台地城市风貌,三大策略凸显低碳环保理念。充分体现田园城市特质市文产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疏大密、紧凑布局,高地高密、谷地低密,绿色低碳、生态环保是“成都东村”规划中着重强调的三大设计策略。据了解,通过对比形成鲜明形象,引导疏密有致、紧凑集约的形态布局方式,能够充分体现田园城市的特质。通过充分利用城市区域内难得的浅丘台地资源,强化高地立体形态、引导紧凑发展模式。高地建高层高密度区,获得良好视线与通风;低地作为景观廊道、谷地,发展高品质公共设施和生态景观。此外,绿地体系将实现“斑块—廊道”连续整合。据悉,全区域绿化比例达到34%。还将建立以新型轨道交通为核心、地面公共交通为辅助、公交枢纽为链接的多层次、绿色、安全、高效、快捷的交通体系。引领绿色创意生活模式“成都东村”将构建以路网系统、轨道系统、慢行系统为支撑的综合交通系统。路网系统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构成,路网密度达到20%;轨道系统充分利用市域的地铁系统,构建区域内连接各个功能组团、快速便捷的“新型轻轨系统”。轻轨系统具有低碳环保、运行灵活的特点,与“成都东村”“生态之环”同构,实现区域外过境交通与区域内联系性交通的分离与高效换乘,创造了崭新的城市景观;慢行系统则通过步行廊道与环形绿地开放空间系统相结合,充分利用台地高差,实现人车垂直分流,形成温和交通专属区;街区设计体现创意生活的街道模式。重点打造景观道路、绿地公园、公共街区,体现文化创意生活特点,以人为本,彰显城市精神与人文传统。“成都东村”将建设以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应用为支撑的智能化城市。铺设覆盖全域的智能化神经系统主干线,以全区域智能化为目标,实现单体建筑智能化与整个城市智能化的同步发展。传媒业抓住“三网融合”带来的产业发展机遇,以传媒内容制作与传播为核心,引进国内外影视内容制作机构,融合线上与线下,跨界整合泛娱乐和创意内容,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立体放送,建设现代传媒基地、内容集成与播控中枢、三网融合试点体验区,打造传媒产业聚集区。影音娱乐以影视制作现场参观、经典电影场景体验、影视衍生品消费为重点,发展影视、演艺、旅游及相关衍生娱乐产业。建设影视主题体验与制作区、数字电影中心、民族风演艺基地,举办户外国际音乐节,打造整合影视及衍生娱乐内容,融合民族与国际的泛娱乐制作与体验群落。动漫游戏以整合制作与传播、虚拟与实体等环节和领域为重点,建立动漫联盟和虚拟社区,打造国内领先的网络游戏虚拟与实体融合,实现可持续、大制作、高利润的创意联盟。文博艺术依托丰富的民间藏品资源,以民办博物馆和艺术原创为重点,建设多功能复合博物馆中心和画廊艺术街区,打造集展示、教育、交流、服务为一体,凝聚历史底蕴与当代精神的顶级博物馆中心和艺术街区的文博艺术共生体。


上一篇:成都五块石的得名,五块石的来历?
下一篇:请问 成都的 先不买社保 可以自己先办新社保卡吗 等以后把卡报给公司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Mozilla/5.0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ompatible; ClaudeBot/1.0; +claudebot@anthropic.com)

站点统计|手机版|小黑屋|爱生活 ( 蜀ICP备20006951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